热门站点| 世界资料网 | 专利资料网 | 世界资料网论坛
收藏本站| 设为首页| 首页

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任命的名单(1989年7月6日)

作者:法律资料网 时间:2024-06-18 03:06:36  浏览:9981   来源:法律资料网
下载地址: 点击此处下载

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任命的名单(1989年7月6日)

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


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任命的名单(1989年7月6日)

(1989年7月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)

一、批准任命王平为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。
二、批准任命席宝山为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。
三、批准任命杨烈为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。




下载地址: 点击此处下载

长春市机关、团体、企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暂行规定

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


长春市机关、团体、企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暂行规定
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



第一条 为加强机关、团体、企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,维护正常的工作、生产、教学、科研秩序,保障国家、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,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,结合我市实际情况,制定本规定。
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各机关、团体、企事业单位(以下简称为各单位)的安全保卫工作。
第三条 安全保卫工作贯彻“谁主管、谁负责”的原则。各单位都要把安全保卫工作纳入到本单位行政管理工作中去,实行单位行政领导负责制。
第四条 各单位应当认真做好下列安全保卫工作:
(一)建立健全现金、票证、物资设备、稀有贵重金属、机密文件、图纸、重要科研资料和档案、文物、枪支弹药和易燃易爆、剧毒、放射性等物品的管理制度,完善安全防范措施。
(二)加强消防管理,建立防火宣传、用火用电、防火检查制度。
(三)建立值班值宿制度,做好本单位守卫工作,对要害部门、要害部位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,配备技术防范装置,保障安全。
(四)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保卫、遵纪守法教育,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职工采取帮教措施,做好转化工作。
(五)根据法律规定和公安司法机关的委托,对本单位被判处管制、缓刑、剥夺政治权利及假释、监(所)外执行的职工进行监督、考查和教育。
(六)保护好本单位刑事案件、治安灾害事故现场,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财产,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,协助公安机关进行侦破处理工作。
(七)做好法律、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保卫工作。
第五条 各单位应该根据国家、省、市有关规定和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,建立保卫组织或配备专(兼)职保卫工作人员;建立健全治安保卫委员会或小组;财政、金融、军工、电台、电视台、科研、重要物资仓库和大、中型企业以及其他要害部门,根据实际情况应建立经济民警队、护
厂、护校队或聘请保安人员负责守护工作。
第六条 凡认真贯彻本规定,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,由主管部门、公安机关或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:
(一)本单位领导重视,采取积极措施,一年内无较大火灾、重大刑事案件的。
(二)重视法制宣传教育,一年内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、职工犯罪率、帮教对象改好率达到有关规定的。
第七条 凡违反本规定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对责任者由公安机关给予200元以下罚款;情节严重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;触犯刑律、构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机关,追究刑事责任。
(一)单位领导人,不认真执行本规定,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保卫工作,以致发生重大刑事案件、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,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。
(二)单位的防火、安全和保卫等工作人员,不按规定组织实施和具体落实安全保卫措施,以致发生案件和灾害事故,造成损失的。
(三)单位的枪支、弹药、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,机密文件、档案资料、贵重物资及现金取送、存放保管工作人员违反安全管理制度,或玩忽职守,以致发生火灾、爆炸、毒害、抢劫、盗窃案件或失泄密的。
(四)当班的更夫、门卫、收发人员的值班人员,擅离职守,不按规定履行职责,发生火灾、刑事案件的。
(五)单位主管领导和有关责任者不重视安全防范工作,对存在的隐患超过整改期限仍拒不整改的。
第八条 本规定由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实施。
第九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。



1990年7月17日

四川省旅游投诉暂行规定

四川省人民政府


四川省旅游投诉暂行规定
四川省人民政府令〔第123号
  《四川省旅游投诉暂行规定》已经1999年3月29日省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,现予发布施行。

省长宋宝瑞
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日



第一条 为保护旅游者、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,及时、公正处理旅游投诉,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发展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、《四川省旅游管理条例》等有关法律、法规,制定本规定。
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旅游投诉,是指旅游者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旅游经营者或其从业人员的侵害,或者旅游经营者之间违反合同或承诺,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提出投诉的行为。
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领导,组织、协调、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保护旅游者、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工作。
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、法规、规章的规定,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处理投诉;对不属于本部门管理职责范围内的投诉,应当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。
第四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按以下规定处理投诉:
(一)省内重大的旅游投诉,由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;
(二)对旅行社的投诉涉及旅行社赔偿的,由收取该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;
(三)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对旅游投诉管辖有争议的,由其共同的上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受理。
第五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、投诉办法。
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确定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处理投诉。
第六条 旅游投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:
(一)投诉者与投诉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;
(二)有明确的被投诉者;
(三)有具体的投诉请求和事实依据;
(四)属于本规定所列的投诉范围。
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投诉者可以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投诉:
(一)旅游经营者不履行合同;
(二)旅游经营者未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;
(三)旅游经营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旅游者行李物品损坏、丢失或人身伤害;
(四)旅游经营者有胁迫、欺诈行为,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;
(五)旅游从业人员索要小费、收受回扣;
(六)旅行社未按合同约定或团队运行计划提供服务;
(七)其他损害投诉者利益的行为。
第八条 投诉者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(电话)方式提出。
口头(电话)方式投诉的,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作笔录。
第九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,应当在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,并通知投诉者。不符合受理条件的,应说明理由。
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作出投诉受理决定后,应在5日内将投诉受理决定及有关材料送达被投诉者。
第十条 被投诉者应在接到投诉受理决定之日起10日内,就与投诉事项有关的情况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作出书面答复。书面答复应载明下列内容:
(一)被投诉事由;
(二)基本事实与证据;
(三)处理意见。
被投诉者逾期不答复的,不影响投诉的处理。
第十一条 投诉者、被投诉者应当接受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查,如实提供证据,不得隐瞒真相、阻碍调查。
被投诉的旅游经营者有权依据事实提出申辩,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。
第十二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处理投诉,被投诉行为属于民事争议的,应先予调解,使投诉者与被投诉者互相谅解,达成协议;调解不成的,应查明事实,分清责任,作出处理决定。
第十三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可依照下列规定作出处理决定:
(一)属于被投诉者过错的,可以责令其向投诉者赔礼道歉,造成损失的,应予赔偿;
(二)属于投诉者与被投诉者共同过错的,可以决定由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;
(三)被投诉者无过错,属第三人责任造成投诉者损害的,由被投诉者先予赔偿,被投诉者也可同时向第三人追偿。
第十四条 当事人应自觉履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理决定;对处理决定不服的,可以依法就原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第十五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受理投诉之日起30日内作出投诉处理决定。
第十六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需要移送给有关部门处理的投诉,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日内移送有关部门,并告知投诉者。
受移送部门收到移送通知后应在30日内作出处理,并将投诉处理结果送达投诉者、被投诉者和移送投诉的部门。
第十七条 由于旅游经营者的责任,多次被投诉处理的,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其予以通报批评或公告。
第十八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办事,秉公处理旅游投诉。对玩忽职守、滥用职权、徇私舞弊的,由有权机关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。
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。



1999年4月20日

版权声明: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和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。
京ICP备14017250号-1